"朝廷那边来的诏令,可曾言明这援兵,援的非得是府兵?"
“此话不错。”李付接口道:“府兵之事并非只是伊州一家之难,若说土地为富户兼并,长安周边比北庭只有过之而不无及,事实上长安有不少兵力是依仗募兵召集。只是,募兵只怕要不少财力物力......”
“此事便不敢再劳烦二位了。”眼前这位使者虽身份成谜,连身边随从也如此厉害,可见并非是普通官员,可见一斑。
杜筠与李付自然不知道,袁光庭误认了杜筠,却歪打正着地因此高看了李付一眼。
“下官会将这法子报与北庭都护,若是都护府允了,钱粮军备的事自会想法子解决。”
这困扰许久的事有了解决之法,袁光庭只觉得耳目清明,连带着门外的喧闹都不再刺耳。他当即与二人往外走去,推开门直面外边的人群。
外头的人见有官员出来,也道是个有品阶说得上话的。
只听有胆大的冒头道:“并非我等为难,但若得不到满意的答复,我等是不会随军的。”
周围一片附和之声。
袁光庭摆手示意噤声,开口道:“我等既然出来,自然是有了法子,大家伙不妨一听。”
那些个府兵也不是蛮不讲理之辈,只是被压榨得狠了,听说上边的有了法子,便也安静下来一些。
袁光庭提声道:“今日由我做主,也请在场的诸位将军与鸿胪使节做个见证。伊吾军未来除去例行轮戍,不再另征府兵。近日农忙,大家伙今日便先回去。安西那边的援军,本官与高将军另寻他法,再行通知。”
那高耀听到这话,也是一愣,面露犹疑之色。可底下人交头接耳,总算是消了气,他只能看向袁光庭:“袁刺史,这......?”
袁光庭低声与他交代几句,教他安下心来。高耀听罢,虽仍有担心,却也知道眼下也没有更好的法子,只等北庭那边批复再论。
此事告一段落,袁光庭与高耀自然是千恩万谢,备下好酒好菜宴请二人,又安排两人在镇西府中歇下。
李付在人前顾念着杜筠的身份,回了院中却不禁称赞:“从前只知道杜姑娘会做生意,却不想也懂兵治。”
杜筠抬头,见他满眼的赞叹,也是打心底里高兴,如实道:“公子谬赞了。行军打仗我不会,可人与人却大抵相同。绮罗斋虽说不算什么大生意,却也不是靠我一人能开得下来的,多的是要仰赖店里姑娘嬷嬷们的时候。这付出与回报总要大抵平衡,如若不然,底下的人或滋生贪念,或徒增不满,难办得很。我想,治兵也大抵相似的。”
“不错。如今大唐强盛,更应该福泽百姓。怎能有反而教百姓受难的道理。待我回去,定要将此事奏与圣人。唐初定下的规制,若已不适用于今时今日,便该有新法替代才是。”他眼中闪着光亮,竟让杜筠一时失了神。
自杜家那年出事,她被迫知晓世情,心中觉得朝堂尔虞我诈,世间人人都在为自己谋划算计,哪里顾得及他人。不知不觉,竟也已成为茫茫浊世中人。
她已许久没有见过这般神采。
或许,这世间并未如她以为的那般糟。
白鹤看书【baihekanshu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大唐霓裳歌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